京式旗袍:让现代的女性爱上古典美

  • A+
所属分类:品牌故事 旗袍文化

如若不是亲身体验,对于已经熟悉现代着装的女性而言,旗袍更多是存在于荧幕中的服饰形象。但当你真的置身其间,或许才能体会,原来旗袍的美竟是如此直指人心。在京式旗袍传统制作技艺第五代传人张凤兰的工作室内,她正把这种古典美不断发扬光大。

旗袍是由清代旗女的袍服逐渐发展而来的,民国时期流行最盛,被誉为女性国服。发展至今,旗袍主要分为京派、海派以及港派等。张凤兰介绍,相比海派旗袍,京式旗袍具有宽边、重装饰、色彩华丽等特点,面料选用相对厚重的织锦缎,外形也更为挺阔宽松,体现的是典雅庄重、大家闺秀的气质形象。

京式旗袍:让现代的女性爱上古典美

京式旗袍经历了由清朝、民国到现代的上百年发展历程,在张凤兰的旗袍工作室,这个逐渐改良变化的过程被浓缩在几件经典的旗袍身上,如清代宫廷的连袖直身大袍、民国的连袖无褬旗袍以及绱袖修身的现代改良款旗袍等,每件旗袍再点缀以刺绣、盘扣、宽窄边等,就可以变幻出无穷样式,且件件皆不重样。

从打样到裁剪,张凤兰都亲自动手制作。墙上百余个色彩斑斓的线轴可满足各色旗袍的缝制要求。

京式旗袍制作工艺主要为手工制作,在看似简约朴素的线条背后,蕴含着复杂的制作工艺。以浓缩了旗袍文化精华的硬盘扣为例,从面料开始,首先在丝绸上要刷4遍浆糊将其硬化,裁剪打条、缉缝、放入铜丝,再经高温熨烫复合双面衬等,前前后后需历经26道工序才成为制作盘扣的盘条。之后,再由熟练的匠人将这些盘条盘制成各种花型,其中,样式复杂的花扣甚至需要花费数天才能做出一个。

张凤兰作为黄庄职业学校的老师,为学生们教授京式旗袍的打样要领。

为了制作盘扣,工作室内还专门设有一台方桌,由于反复刮浆糊外加熨烫,桌子的漆皮早已开裂起皱。桌子旁边,还摆有不少专用的缝纫工具,如粉袋、浆刀、压铁、电动缝纫机等,让这间工作室充满了传统手工艺术的情趣。此外,为了满足个性化定制,工作室在正式制作旗袍前,还会先根据客人身形制作白坯,待上身试穿无误后再用真丝绸缎裁剪缝纫。

京式旗袍:让现代的女性爱上古典美

外出表演展示的旗袍缝制出来后,还需要模特穿在身上观看效果。

京式旗袍传统制作技艺发源于民国的双顺成衣铺,传承至今已逾百年。相比于她的师傅李侃以及前几代传人,张凤兰更加敢于推陈出新,不仅改良现代旗袍的开衩、宽窄边等设计样式,使其更加符合现代女性的审美,而且立足旗袍开发了一系列以盘扣为核心的文创衍生品,包括中式手袋、“雪花”装饰画、胸针耳环、挂件书签等5个系列作品。目前,这些艺术作品的一部分已被列为北京外事礼物甚至国礼,走向世界展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绚烂多彩。

京式旗袍:让现代的女性爱上古典美

为迎接2022冬奥会的临近,张凤兰特别设计制作了雪花系列衍生品。

张凤兰与外国友人交流,让他们了解中国文化,了解京式旗袍。

京式旗袍:让现代的女性爱上古典美

张凤兰做的盘扣衍生品被多个国家的外交部门选做礼物。

京式旗袍:让现代的女性爱上古典美

张凤兰说,旗袍是不分年龄段的,20岁的青春洋溢、30岁的花样年华、40岁的风韵气质、50岁的知性优雅以及60岁的从容豁达,都能在穿上旗袍的那一刻尽情释放。而张凤兰和她的学生所追求的,就是将现代元素、东西方文化融入其中,拓展旗袍的内涵和文化外延,让旗袍的古典美不断与时俱进、源远流长。

京式旗袍:让现代的女性爱上古典美

张凤兰为获取灵感,经常到外面采风,碰到感兴趣的题材就用手机拍下来,回来后在加上自己的感悟,画在纸上作为旗袍设计元素。

图片,内容来源:网络

免费声明:本文推荐旗袍相关内容,不代表本网站立场。本站对上传的所有内容将尽可能审核来源及出处,但对内容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。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其真实性及合法性。如您发现图文视频内容来源标注有误或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,本站将及时予以修改或删除。联系邮件:1107330576#qq.com(#替换@)

发表评论

:?: :razz: :sad: :evil: :!: :smile: :oops: :grin: :eek: :shock: :???: :cool: :lol: :mad: :twisted: :roll: :wink: :idea: :arrow: :neutral: :cry: :mrgreen: